1. 咨询信息模块
(1)该模块包括心理老师的基本信息(例如:主修专业,获奖信息以及负心理老师负责的经典案例),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查看并选择老师后获取老师的联系方式。
(2)在获取老师联系方式可添加聊天方式(例如老师一对一咨询,或者学生匿名咨询)。
2. 用户管理模块
(1)该模块首先需要用户注册或登录。
(2)负责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例如用户名(因为是心理聊天室可能会需要实名认证)、密码、账号、电话等。
(3)使用用户可以进行添加、删除操作。
3. 订阅推送
该模块负责小程序消息推送。首先需要用户自主订阅,分为一次性订阅消息和长期订阅消息。整体流程就是先在小程序后台配置模板消息,获取到用户订阅后在代码里给模板填充字段,然后发送。
4.常见心理学测试
(1)在线测试:
提供超过二十种心理测试问卷,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心理测试题来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2)在线咨询:
用户可以在线咨询专家问题,包括情感问题、家庭关系、工作压力、个人成长和人际沟通等问题,专家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开导和解决方法。
(3)专业评估:
提供专业心理评估项目,用户可以致电专家,通过电话或者线下沟通等进行心理测试专业评估,可靠程度高。
(4)测试分享: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好友、微信群和朋友圈将测试分享给亲朋好友,关注亲人和朋友的心理健康,促进身边的人使用心理测试小程序。
5.经典案例讲解推送
该模块负责投放一些国内外关于心理疾病的经典案例,例如视频或者文章。
6.常规的案例治疗方法
该模块负责对患者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例如支持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催眠疗法、行为疗法。
目标:
基于微信社交平台,发挥微信小程序的可拓展性;将心理学知识与心理咨询融入每个微信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消除线下心理咨询的弊端,也满足了普通人群的交流需求;在遵循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受众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结构等,设计出移动端心理关怀聊天室。
1.课题资料整理详细
2.模块功能全部实现并且功能稳定
3.论文结构合理,符合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实习内容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设计类系统开发相关工作,使学生具备相关职场所需要技能,调研内容为心理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的相关内容,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1] 张匀铭,以全球信息网为接口之认知治疗网络实时咨询-以忧郁情绪当事人为例.硕士论文.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商学系,2004
[2]仲昭川.互联网哲学—-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智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李伟健,孙炳海,桑晓芳等.我国大陆地区网络心理咨询的现实考察与未来展望.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702-703
[4] 王婷婷.微信小程序开发.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12):62-63
[5] 彭雅楠 , 席居哲 , 左志宏.互联网 + 背景下心理服务类 APP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25(2):333-336,309
[6] Mallen MJ,Day SX,Green MA. Online versus face-to-face convers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relational and discourse variables.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15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