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pringboot设计  > 正文

某电子企业智能生产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工业4.0的快速推进,智能制造已逐渐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主题。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智能生产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运营成本。在电子制造行业中,信息化与智能化需求尤为迫切,企业面临着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压力[4]。
某电子企业以生产电机设备绕线线圈用的漆包线为主营业务,其核心生产环节包括铜棒的拉丝处理和漆包线的制造加工。由于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合理及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智能生产信息系统,以实现对拉丝车间和漆包车间生产过程的高效监控与管理,从而满足企业对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要求。
在系统构建方面,微服务架构凭借其模块化、高扩展性及灵活部署能力,成为智能生产信息系统设计的首选方案。通过采用基于 SpringBoot 和 SpringCloud 的微服务技术,可以实现功能模块的独立开发与动态部署,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与运行效率[1-2]。与此同时,现代前端技术如 HTML5 和 AngularJS,为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和实时交互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企业对系统易用性和高交互性的要求[5-6]。
此外,传统开发框架在系统数据持久化与业务逻辑处理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 SSM 框架(Spring + Spring MVC + MyBatis)为基础,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从而为智能生产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某电子企业的智能生产需求为依托,围绕拉丝车间和漆包车间的核心生产环节,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稳定且灵活的智能生产信息系统,以推动企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转型。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某电子企业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设计并实现一套智能生产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手段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构建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及智能化管控能力。研究的具体目标包括:构建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生产平台,实现生产计划、资源调度、实时监控及质量管理的集成;提升生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能力,为管理层提供实时精准的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快速响应能力。
2.研究意义
本研究结合前沿的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1) 在理论层面,通过引入 Vue.js 和 Node.js 技术[8-9],以及多端开发技术[10],深入探索智能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路径,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微服务分布式架构[11],研究成果为模块化设计、扩展性优化和高并发处理能力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2) 在实践层面,研究通过针对某电子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问题,设计一套高效的智能生产信息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推广价值。3) 在社会层面,研究成果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契合国家智能制造战略需求,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产业价值。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1)拉丝车间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①拉丝生产控制子系统:该子系统旨在通过自动化技术优化拉丝生产过程,利用数据采集与反馈机制实现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及工艺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
②车间公告栏子系统:实现车间信息的数字化发布,及时传递生产任务、设备故障、维护信息等,促进信息透明化与沟通效率。
③模具配置管理子系统:通过智能化调度与管理模具使用,依据生产计划与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与生产瓶颈。
(2)漆包车间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①漆包生产控制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对漆包生产线进行智能调度与实时监控,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与数据分析手段,优化生产工艺与流程,提升生产稳定性与产品质量。
②车间公告栏子系统:同样实施信息化管理,确保生产通知、任务分配及设备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3)智能生产系统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通过整合拉丝车间与漆包车间的数据,进行全厂资源调度与优化,实现系统层级的智能化管理。
2.2预期目标
(1)设计并实现企业智能生产信息系统。根据工厂信息化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方案的需要,对拉丝车间和漆包车间的生产过程提供智能化生产管理软件系统。
(2)完成一篇不少于10000字的毕业论文。
(3)翻译一篇5000单词的英文文献。
(4)提供用户操作使用手册。
 
 
 
 
 

以上是本题目部分介绍,若需要完整版或不符合您的要求,请联系客服微信:ztopmind  > 或者加QQ 840612233

上一篇:面向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评估与就业指导平台

下一篇:最后一页